关于“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广安教育质量的建议-凯发k8网页登录

您好,欢迎访问广安市政协网站!
您的位置: 凯发k8网页登录首页  —  提案建议  —  关于“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广安教育质量的建议
关于“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广安教育质量的建议
作者:祝丽 来源:华蓥市政协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 点击数:

“双减”就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出台“双减”政策的目的,就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广安教育质量呢?建议:

一、瞄准目标定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广安,是一代伟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如何把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建设好,是广安460万人民的心声和期盼,如何把邓小平同志家乡教育办好办出特色,更是我们广安教育人的责任。因此,要按照国家教育政策,把“双减”政策精神领会到位,落实到位。既要办好普通义务教育,又要突出广安特点,集思广益、博讷众意,深度思考、把准方位,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增添举措、强化管理,把广安教育办成特色鲜明、理念先进、质量一流的教育,以此体现对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诠释,对邓小平同志家乡人民的责任担当。

二、深化思想教育,强化教师职责担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高尚;教师,教书育人解惑,责任重大;教师,为人师表做表率,形象高大。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品形和师风师德。学校应对现有教职工队伍人员结构、年龄、学历、职称、业绩、思想、政治面貌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通过领导模范岗、党员示范岗、中高级教师先进岗等不同形式和载体,全面深化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发全体教职工潜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树牢树强教书育人的理念,全面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转变教学观念,端正功利心态,强化教师职责担当。

三、拓展培养路径,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有计划、分步骤组织校领导、教师外出培训、观摩,参与先进的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教研、课后服务等实践活动。邀请专家、知深教师作专题报告,通过新教育实验演讲、交流会、现场推进会、论坛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新实验叙事活动和新实验成果评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行业部门要为教师赋能,多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学校应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教材统研、单元集备、主题学习等教研活动及线上线下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优秀教师队伍。

四、优化课程设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双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实效,是“双减”的核心。首先,要合理设置课程。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兴校之源。大力推进“教育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实施项目”,制定学校课程方案,规范课程开设,让学生受到全面教育,培养出德、智、体、能、劳、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研发卓越课程。在开齐开全规定课程基础上,挖掘整理课程资源,开发红色教育,丰富课程内涵,丰盈课程体系,办好特色教育。第三,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开展项目化学习、主题式学习,注重情景式教学、实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洞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接受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四,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学校应加强日常课堂教与学的过程监测,制定科学的课堂观察评价量表,引领课堂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注重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切实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强化家校沟通,助力共育共教质效。

强化家校合作,赋能家长,提高共育品质,营造良好育人新生态。开设家庭教育课堂。精心组织,挑选具有良好师德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家庭教育课堂班主任和指导老师,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支持,使每名家长每年接受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系统学习,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的职业特长,邀请家长进校开展传统文化、劳动、环保、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各类特色课程教育。邀请法制、公益组织等进校园,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及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成立新教育亲子共读站。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共学日、亲子研学、亲子实验、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系列活动,营造全域共读环境。建立家访互动机制。成立家访工作委员会,建立学生家庭状况档案,掌握学生校外及家教情况,建立家长联谊工作群、家校互动工作群,建立家访工作机制,强化家校、社校互动沟通,提升家、校、社共育质效。

六、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共育氛围。

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工作顺利推进和工作质效的保障。首先,建立和完善教学教研机制。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学校目标定位,每年应确立教学教研课题,围绕课题精心发力。其次,建立和完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强化作业设计,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师培训、学科教研范畴,实施作业公示公开制度,确保作业量的控制,提高作业质量。第三,构建全方位的课后服务体系。建立“弹性离校+错时放学”机制,推行“5+2”服务模式,探索“1+n”(必须课+选修课)课后服务体系,让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作业“不回家”,让书包“减负”,并通过丰富的活动供学生自由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第四,探索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通过量化、适时监测,及时掌握教师课堂到岗履职和课堂教学状况,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五,建立和完善家教社一体的共育体系。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主体责任,打造“政府主导、家庭筑基、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共同提质”的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的新生态体系。第六,建立和完善创先争优晋级新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先争优评比活动,把思想品德、师风师德、教学业绩、评先评优、遵纪守法、家社校综合评价等因素作为岗位职称晋级的重要条件,真正体现“奖勤罚懒”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创先争优岗位职称晋级新秩序。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待遇,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新思维、灵活方法的教书育人激情,全面做好“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

网站地图